我是從2000年左右開始在網路上經營部落格的,
一開始是在明日報新聞台,後來才轉到無名。
從小就喜歡讀寫的我,
也算是很久之前就開始在網路上分享生活和想法,
但最早是要回溯到國中時期,
那時候我是投稿到報紙和屏東縣縣刊。
本來有一本跟出版社談好、預定等我寫完十萬字時就要出版的小說,
在寫到四萬字時,被我父親發現了,
因為那時候正是準備聯考的國三,
想當然爾,這個計畫也就因為父母的擔心與阻擋而停宕了。
高中算是最多產的時期,
在聖功的那三年裡,我獲得好多溫暖和愛,
而那裡的朋友們也都非常喜歡讀書、樂於分享,
加上我們又自己組織了社團,
那時候的大家都對生命懷抱熱烈的想望,
每個星期到圖書館的聚會時間,大家分享最近自己的所看所感,
藉著別人的眼睛和體會去觸碰更多世界的細節,
對我而言是非常滋養的三年。
我還記得連續好幾學期,
圖書館借閱率最高的前兩名就是溫良兩班呢:)
那時候大家都是書癡呀!
而且什麼都碰、什麼都玩,
科學、玄學、音樂、戲劇...從不設限自己,
感情又親密地如同姊妹,
一直到現在,我們都還是對彼此掛念珍惜著。
上了大學,開始接觸網路,就開始了在網路上的文字紀錄。
那時候也順便把國高中寫的一些短文,一起轉載了上去。
大多時候都是熟識的朋友來讀,
然後討論分享彼此的觀點,我覺得很棒。
偶而遇到不認識的人留言回覆說喜歡我的文字、或是因此被感動或激勵了,
我也會因此被深深鼓舞著。
記得很久之前寫了篇『孤島』,
有位華僑寫信給我表示她看了非常感動,
於是想徵求我的同意、她想將這篇文章譯成英文版分享給她的外籍朋友們看,
收到這樣的來信,第一次感受到原來當自己寫的東西獲得共鳴時是件令人開心的事。
(但我其實是個反差很大的人,因為私底下在朋友圈裡我是個諧星呀XD
我喜歡帶給別人快樂,所以並不很顧忌形象問題:P)
這幾年因為生活步調很一致、讀書的時間也少了,
文字也變得少產,
最近因為升格做了母親,開始想認真紀錄一些育兒的過程,
才又勤力了些。
跟大家分享自己的育兒體悟,
並不是覺得自己的觀點或方法很正確,
而是希望藉由這個分享,
聽聽大家的經驗和看法,
然後自己也可以從中學習到些什麼,
所以非常歡迎大家不吝給予意見呵,
希望我們可以一起在育兒路上做個快樂且不遺憾的父母!
^_^
1.親子共讀。
2.不打罵的教育,並不等同放縱與溺愛。
3.不必分配白臉或黑臉,請給孩子溫暖的笑臉。
4.專屬的父母時間。
5.懂得尊重、珍惜自己的母語,才能體會語言的美。
6.教養孩子,請用心,但不用力。
7.堅持原則,但保持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