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並不意外,
但從電話那端婆婆親口說了公公對於第二胎還是女娃這件事非常失望與鬱卒時,
我的嘴角還是不由自主揚起了笑意,
接著婆婆委婉地抱怨怎麼當初計畫生第二胎時沒先去各個大廟求個生子白花?聽說很靈的!
我也只能靜靜地聽著、不置可否。
我當然記得之前婆家人千叮萬囑打算生第二胎時一定要先告知,
因為他們要帶我去幾個有名靈驗的宮廟求生子妙方和白花,
我一直都記得,而二寶也的確是計畫中懷上的,那為什麼不照做?
一來是因為我不想讓公婆認為這樣的要求是合理的,
如果我答應了也照做了,那以後兄嫂勢必也會面臨一樣的要求,
我不想讓這種事變成一種常態和慣性;
二來是,我這個人就是覺得什麼事就是自然就好,
不喜歡很刻意地去為了什麼想要生兒子做一些舉動,
是男是女都好,來做我們的孩子,就是緣份。
晚上就寢未寐時,我問教官:『你會因為沒生兒子而覺得對不起你爸媽嗎?』
教官回答:『不會啦~沒這麼誇張。』
我聽到他的回答,真的鬆了一口氣,
因為我一點都不在乎別人的看法,
但他是孩子的父親,也是我要攜手一輩子的愛侶,
他的想法對我而言就至關重要,
我於是跟他說。
知道我為什麼這樣問你嗎?
如果你的答案是會,
那以後我就得在孩子的教養路上更小心,
你可能會因為這份愧疚而不自覺地push孩子、把她們套入你的框框裡,
一種出於為了證明或是想讓你爸媽覺得驕傲的心態,
你或許會在不自覺中開始要求孩子什麼事都要做到最好,
或是想讓她們盡可能討你爸媽歡心,把孩子塑造成你理想的模樣,
但這是不對的。
我從來都不覺得懷上女兒會愧對祖先、無法給個交待,
現在的年輕人生養孩子的環境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很多人已經因為壓力太大而選擇不生孩子,
晚輩如果還願意忍受孕期的不適、願意承擔身為父母的責任而投注心力在生養孩子上,
而孩子也健康平安,長輩們其實是應該要珍惜這樣的緣份,
而不是還八股地認為沒有男嗣可以傳承、可以祭拜祖先是多嚴重的事,
所以我的立場和想法一直都是覺得生兩個女兒沒有什麼不好。
當然,一開始我們就討論過要生兩個、但也只養得起兩個,
如果可以有一男一女當然很好,
但那純粹也是出於想要兩個性別都有的心態、而非唯一選項,
同性別的孩子的確是比較能夠作伴、一起玩樂,這也是好處,
而且我真的認為,孩子健康平安就是最大的福報和幸運了,
除了這些,真的就不該再苛求什麼,
所以我不會覺得對不起你爸媽,
我也不希望你有這種想法。
曾看過一本親子教養書裡頭提到一個警告,
就是父母常常會不自覺地陷入教養方式的輪迴裡,
也就是說,小時候接受打罵教育長大的孩子,
雖然心裡或許不認同這種方式、也會想著以後絕對不要這樣教小孩,
但往往在自己變成父母後、卻還是不自覺地往這個方式走去。
我並不全盤否認自己從小所接受到的教養方式是錯誤的,
但若曾經有一些言語或父母的處置方式對我造成了傷害,
我就會引以為鑒、想著以後要盡量避免用這種方式也傷害了自己的孩子。
看過一些深受上一代教養方式影響卻跳不出來的朋友,
或是因為自己沒有生兒子、心理就覺得有愧疚而抬不起頭的媽媽,
她們嚴厲管教著自己的女兒,大多數是有點過頭了,
我曾經聽過友人對著做功課的女兒怒罵︰『這個也不會,妳是白痴嗎?』
那一瞬間連我都倒抽一口氣,
驚異的心情到今天回想起還是印象深刻,
就只為了爭那麼一口氣,這樣真的值得嗎?
而那所謂爭氣的標準,又是誰訂的呢?
考試永遠維持第一名?長得很漂亮可愛?出門讓爸媽有面子?...
旁觀者把問題看得清楚、但礙於考慮對方感受,
也只能適當地提醒一下,不方便干涉太多,
但看著他們用不合適孩子的方式教養他們,
孩子的不安全感和畏縮的個性只是越形明顯,看了之後是覺得很心疼的。
所謂的標準,說穿了不就是在父母心中嗎?
那為何不是父母去試著轉換角度、改變想法呢?
其實呀,世上不會有一百分的父母,
(我相信沒有一位親子教養專家敢說自己是一百分的父母)
我們都是在多一個父母身份之後才開始領受學習,
沒有任何一套教養模式或方法是合適每一個孩子的,
教養這條路最辛苦的地方就是如何做到從旁引導,並讓孩子適性成長、發揮專長,
這之前就需做很多很多的觀察,
而觀察就需要長時間的陪伴才能夠深刻,
要先明白孩子的脾性與氣質,才知道怎樣的方式最適合他。
當然,也不會有一百分的孩子,
而且,何必要求孩子一定要一百分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
優點有可能因為不當教養而變成一種缺陷,
缺點也有可能經過適當的理解和支持後,變成孩子的天賦,
所以我們都不要要求自己當一百分的父母,
也不要要求孩子做一百分的孩子,
我不敢說自己很會教小孩,
因為在這條路上我也是一邊在跟孩子學習、一邊成長罷了,
也是隨時提醒自己要有耐心,要先聆聽孩子想要什麼、再下決定,
隨時提點自己的言行和處理方式,是我當媽媽後無時無刻在做的,
我真心建議不要落入連你自己也不喜歡、覺得不恰當的教養情境,
把這個情境強灌在孩子身上,你覺得他會真正快樂嗎?
而他所得到的一時的進步或表現優異,又真的可以持久嗎?
我們要教會孩子的不是死讀書,
而是給予他抗壓性的訓練,
並且讓他懂得自理自律、並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
這樣在以後爸媽管不著、關心不到的年紀之後,
他們還可以用自己獨有的生存方式,繼續在這社會上努力著。
最後,給所有偉大的母親,
雖然我們的性別在這個父權社會還是相對吃虧和弱勢的,
因為男尊女卑的文化遺毒還沒完全根除,
總還是可以在家庭、生活、職場上耳聞一些例子,
但別人怎麼看我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明白自己的重要和存在,
人雖然需要他人的肯定,但更需要自己對自己的肯定,
請您們先記得愛自己、肯定自己,好嗎?
不管生養了什麼性別的孩子,我們對孩子的付出和愛,絕對比任何人都多,
光是這點,就足以肯定妳在家裡的重要和獨特,
請千萬千萬記得這點!
我真的不希望再看到任何一個女性貫徹『重男輕女』的精神,
我們都是孩子的榜樣,
如果妳自己都如此想著、而不自覺教育著妳的孩子,
妳的女兒又怎能跳出框架和限制、做一個身心真正自由的女人呢?